文章: 對快樂的追求
對快樂的追求
追求幸福
西門惠
香港正念工作室創始人
佛陀明確地宣稱“一切眾生都渴望快樂,遠離痛苦。”
默認情況下,我們通過感官的滿足來尋找快樂:內在的慾望驅使我們去尋找可以看到、聽到、聞到、品嚐、觸摸甚至思考的事物。但這種滿足是短暫的,對感官慾望的盲目追求導致了無數的社會問題。那麼是否有可能找到(更)可持續的真正幸福?
真正的幸福,以平和平靜的滿足的形式,是可能的,只要你願意培養種子,並有很大的耐心。要培養的第一顆種子是正念——當我們能夠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。雖然正念是必要的,但它是不夠的,因為幸福與道德行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。換句話說,除了正念生活,一個人還必須以合乎道德的方式生活。如果我們以不淨的心說話或行動,痛苦就會隨之而來;如果我們以純潔的心說話或行動,幸福就會隨之而來。
那麼什麼是純潔和不純潔呢?被貪、瞋、痴毒害的心是不淨的心。反之,充滿佈施、慈悲和清明的心是清淨的。佛陀教導我們,通過培養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念、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和正確的注意力。
這八個牧場可以進一步分為智慧、道德行為和心理紀律三類。例如,“正念”就屬於心理訓練的範疇。這三個類別應該一起培養。 如果正念脫離了其他因素的背景,我們遲早會遇到問題,因為正念從來都不是獨立的練習。例如,一個即將實施暴力犯罪的人,也必然有正念。 只有當那個人的思想同時充滿智慧和道德時,才能避免暴力行為。
實踐
當您準備好踏上通往真正幸福的旅程時,冥想會為您指明道路。在不追求精神覺醒的崇高目標的情況下,冥想非常適合減輕壓力和放鬆身心。持續的練習甚至可以化解情緒上的困難,帶來一種普遍的幸福感。
讓冥想更不尋常的是,修行的效果不僅對我們有益,而且對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有益。秘訣在於認識到我們越了解自己,就越了解他人。你有沒有想過感覺、情緒(憤怒、愛、慷慨)和痛苦的本質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?當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時,我們也將開始了解所有眾生的共同痛苦。這種洞察力將產生同情的美德,並最終產生對人類聯繫日益緊密的感知,這是我們迫切需要的。
通常,冥想被介紹為一種由“專注冥想”和“內觀冥想”組成的雙管齊下的練習。前者有助於心的穩定和安定,而後者則導致對現象的究竟特性(例如無常)的探索和辨識。專注練習幫助我們更多地與心靈的情感方面聯繫起來,例如和平、同情、愛和幸福。雖然內觀練習更多地與智慧品質相關,例如理解、辨別和洞察力
如何養成規律的習慣
重點是練習這個詞。精神之路是一生的旅程,但每天通過這種深刻的實踐檢查會產生巨大的影響。您可以考慮每天大約在同一時間進行冥想,並事先確定您想冥想多長時間。初學者可能從 10 分鐘開始,最終工作 45 分鐘(或更多)。
一些禪修者喜歡在家裡指定一個區域作為禪區,用鼓舞人心的物品裝飾。關鍵是保持練習環境簡單。練習的目的不是誘導任何特定的心理狀態,而是讓你當下的任何體驗更加清晰。如果一路上遇到障礙,要學會回到起點,重新開始。有時冥想也被稱為千始修行。願你們都能在其中找到幸福,安住於其中。
。